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机冷知识:法兰距与转接镜头的故事

[复制链接]
查看: 2219|回复: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14:37: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一种“取消相机内反光板可换镜头”相机出现之后,很多珍藏了许多老式胶片镜头的朋友都在由衷的感叹,手中老镜头终于可以重新焕发青春了。为什么大家都会这么说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无反相机取消了反光板,所以这类相机的法兰距被大大的缩短了。而这也就让许多老镜头可以通过镜头转接环再次出现在我们手中的数码相机上。也许大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法兰距与转接镜头的故事。

法兰距即镜头卡口到传感器的距离
首先我们来说说法兰距是什么。法兰距:即法兰焦距,是安装法兰到入射镜头平行光的汇聚点之间的距离。但是目前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法兰焦距都是指机身法兰焦距,机身法兰焦距就是指镜头卡口到焦平面(胶片、CCD或CMOS)之间的距离。同一卡口的机身法兰焦距与镜头法兰焦距是相等的,即一种卡口只有一个法兰焦距。

各家镜头法兰距一览
既然大家明白了法兰距的概念,那么这个法兰距和转接镜头又有什么关系呢。上文我们说过同一卡口的镜头法兰距和机身法兰距是相同的,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一个A家的无反可换镜相机上使用B家的镜头的话,那只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令A家相机的机身法兰距和B家镜头的法兰距相同,使B家镜头后像点能够重新聚焦到感光元件就可以上。而我们所说的技术手段指的就是镜头转接环。

索尼NEX-5R
举个例子来说,小编的朋友摄影爱好者小王买了一个索尼的NEX-5R,而小王手中恰巧有一个他爸爸留给他的老式的佳能NFD 50MM F1.4镜头,当他听说索尼的NEX相机可以转接很多胶片镜头时他非常想要尝试一下,于是他询问小编如何在NEX-5R上安装那个佳能老镜头。这个时候小编告诉他的是:你直接去淘宝上买一个FD-NEX镜头转接环就可以了。

实现索尼NEX-5R转接佳能NFD 50MM F1.4的原理很简单,基本上就相当于一个1+1=2的等式。索尼NEX无反相机的机身法兰距是18mm,而佳能FD卡口镜头的法兰距是42mm,所以这个时候只需要在购买一个等效法兰距24mm的镜头转接环就直接可以实现了,即18mm+24mm=42mm的等式关系。而目前国内很多附件厂商针对各类无反相机推出了大量不同卡口间的镜头转接环,基本上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索尼NEX系列无反的法兰距比A系列单反的要短26mm
我们都知道单反相机因为内部有一块反光板的存在,所以单反相机的法兰距都比较大,也就是说单反镜头的法兰距也很大。所以无反可换镜相机法兰距短的特点使其还可以转接很多单反镜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佳能和尼康在推出各自旗下的无反可换镜相机的同时都推出了相对应的镜头转接环(佳能EF-EOS M卡口适配器和尼康FT1卡口适配器)。

上为EOS M搭配佳能EF-EOS M卡口适配器,下为尼康V1搭配尼康FT1卡口适配器
短法兰距除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转接大量的机械或者电子镜头外,对于相机的成像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当然这个影响不是负面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小孔成像是相机成像的基本原理,如果小孔(镜头)与光屏(传感器)的距离越大,光线扩散的面积也就越大,反之则是光线扩散的面积更小,光线更加集中。

光屏离小孔越远,成像扩散面积越大
如果我们把小孔成像的这个原理应用到数码相机中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单反相机的中心成像和边缘成像效果的反差普遍都要比无反相机要大了。也正是这个原因,相机厂商们才会在单反相机的镜头上花大量的精力去提高镜头质量以减少单反相机中心成像和边缘成像之间的反差。
总结
无反可换镜相机法兰距相对单反相机短的这个特点不仅令无反相机可以转接各式各样的镜头,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相机边缘成像的质量,可以不夸张的说,如果日后无反相机镜头的制作工艺以及质量能慢慢接近单反镜头的话,无反相机在画质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分享朋友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5 09:25:21 | 只看该作者
好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5 10:44:44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这么说佳能尼康的镜头在索尼的微单上都能使用,灵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商务合作

客服热线:025-8324-778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5-2016  无锡市易建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江苏摄影门户  技术支持:易建联网   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0714号  ( 苏ICP备1102558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