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本报与四川省文化馆联合主办的第四期“巴蜀文艺讲堂”如期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摄影家》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李树峰应邀作为主讲嘉宾,和听众分享了如何将摄影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若干话题。 摄影走进大众摄影艺术史才开始 摄影在当代有很多种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一直都在变化着。因为摄影面对的是流变的生活,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从某个角度去理解摄影,有的人说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有的人说它是激发思维的视觉表达形式,还有的人说它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我们沿着每一个定义,都可以追寻摄影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走出自己的道路。 在我看来,摄影是经过瞳孔和镜头的通道,在运动和行走中主客观的直接碰撞、文化价值判断、视觉思维以及后期呈现的过程。在当下,摄影大众化和日常化的实现,对于摄影艺术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之前170多年的摄影史,是技术史,是艺术语言的探寻史,拓展史,是经典创立史。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做,所以摄影无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看齐。摄影一直到近两年,才达到人人都能做的历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摄影艺术史才开始了。 是技术也是艺术要客观也要懂得选择 摄影具有技术性、现场性、瞬间性、客观性、机遇性和选择性等基本属性。 技术性,代表摄影是一种技能。首先,它是一门光学技术,是折射与反射中的规律与玻璃工艺;其次,它还是一门机械技术,是暗箱与快门的设置和制造的技术;最后,也是一门存储技术,过去用胶片技术存储,现在则是用电子感应与数字技术存储。如何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技术,就要求摄影者稳、准、狠、快、精。 摄影之所以能在所有艺术形式中有一席之地,就在于摄影有现场性。现场的影像能收拢人心,因为对事物的求知欲是人类的本性,一张能还原新闻现场的影像,可以确证有这样一群人在某个地方过着这样的生活。 瞬间性,则要求拿瞬间代过程,以局部代整体。而客观性是指,只要在取景框里,你按下了快门,那些所有的元素都会不加取舍地保留下来。再说机遇性,摄影的确有机遇性在里面。很多人最后能出好的片子就是靠他这一辈子的勤奋,不断地出去走,不停地拍,他就能得到很多的机遇。 最后来看选择性。摄影没有门槛,走廊却很长。我国著名美学家王兆伦认为,摄影这门艺术里它的主观能动性就体现在人的选择上。技术、文化、思想和审美能力,一个摄影家所有的能力都可以在里面得到体现。 摄影分类有讲究上乘照片兼具说明性和诗性 摄影的分类问题,一直是摄影中的一个难题。1957年至“文革”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影展都是按照题材来分类,比如工业、农业、军事、外交、科技、体育等。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新形势,就按照业态来分类,又把摄影分为新闻、风光、人像、社会纪实、民俗、静物等。上世纪90年代后,还有了观念摄影。新世纪之后,又按照拍摄的目的和文化功能,分为记录类摄影和艺术类摄影。实际上这种分类方法在上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后就有理论家这么分了,北大教授刘半农写的《半农谈影》一书里面,把摄影分为“写真”和“写意”两大类。 其中,记录类摄影就是为了发挥摄影的客观性,以记录为中心,以形成社会历史文献为目标,属性是说明性。记录类摄影要求以尽量少的照片把事件说得尽量准确、完整和系统。它的艺术性,体现在线索、视角以及各种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而艺术类摄影,则是发挥摄影的选择性和瞬间性,以呈现主观感受为中心,以表达思想情感为目标,属性是诗性的,要求摄影者有新的视觉。诚然,部分艺术摄影也有客观性,这就体现在现场的直接摄取上。当然,真正上乘的照片一定是说明性和诗性兼具。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李思忆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分享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