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像摄影应避免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2331|回复: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像摄影一直是摄影题材中热门的主题,同时也十分具有挑战性,需要长时间练习来提高拍摄技术,才得以掌握人像摄影的精髓,拍出有灵气的作品。在此小小总结人像摄影初学者在创作时可能出现的5种情况,若能一一克服,不仅能拍出更出色的作品,也能让摄影功力大增。

  情况一:被摄者的眼睛没对到焦

  俗话说:“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眼睛无疑是人的灵魂所在,而想拍出有灵魂的人像作品,首先必须保证将“心灵之窗”拍得清晰锐利。在拍摄人像时,建议以人眼作为对焦重点,而当前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大多具有一定准确性,使用入门机的新手可选择中央对焦,采用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拍摄。如果出现对不准的情况时,可尝试以手动对焦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进行手动对焦时,如果相机支持Live View功能,可搭配使用以增加手动对焦的成功率。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分享朋友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神是人像创作的重点,对于被摄者还是拍摄者来说都十分重要,摄影:Lies Thru a Lens

  情况二:红眼现象

  相信红眼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在使用相机内置闪光灯拍人像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理在于,一般瞳孔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会放大以增加入光量,而闪光灯的使用让强光一下进入瞳孔、射在视网膜后面的微血管组织后反射回镜头,导致红眼现象产生。

  现在不少相机都有防红眼功能,可以在正式拍摄时预闪一下灯光,让被摄者的瞳孔能预先缩小,减缓红眼现象的发生。在必须使用内置闪光灯的情况下,也可在拍摄前请被摄者先看着光源两秒钟,让瞳孔收缩后再进行拍摄。若外接闪光灯能调节角度,采取跳灯的方式补光亦可。此外,使用离机闪灯使其与相机镜头保持距离,也能减少红眼产生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眼现象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修正,摄影:bradleypjohnson

  情况三:广角人像变形

  尽管大家常说人像拍摄的最佳焦段在75-105mm左右,但利用广角镜头进行创作也能获得不同的效果。就新手朋友常用的APS画幅机身搭配套装变焦镜头来说,广角端焦段多落在24-28mm范围,既是学习风景构图的入门焦段,亦是练习广角人像拍摄的一个起点。

  在利用广角镜头拍人时,要注意各焦段人像创作的特点,就以24-28mm来说,适合人景合一的创作,若能把握好角度和构图,能充分呈现场景的透视感,使画面更具张力。若没有抓好广角的拍摄特点,也可能因广角镜头的变形问题而拍出惨不忍睹的影像,让你遭遇被追杀的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也有人会用鱼眼镜头这样的超广角特殊效果来进行创作,摄影:Joostem

  情况四:拍摄主体不清

  在人像拍摄时,要注意适当凸显人物主体,否则容易造成画面混乱,让人搞不清这画面的重点到底是人、是背后的花、还是旁边的车子。克服这样的问题,除了应从构图上着手外,也可适当制造浅景深的效果,以凸显被摄者。当觉得被摄者快要和背景融为一体时,不妨请他靠近镜头以“走出背景”,或利用大光圈制造浅景深效果,使背景模糊化,让主体更加明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的制造浅景深,可强调拍摄主体的效果,摄影:Sebastian Anthony

  情况五:不自然的光影

  适当的光影呈现与人像创作可以制造不同风格的氛围,但若用不好也能让作品毁于一旦。一般对于新手来说,柔和的光线比较容易拍摄,如阴天时的散射光,不会在被摄者脸上留下太生硬的光影,而晴朗正午时的日光过于强烈,容易造成被摄者脸部明暗的反差,可搭配柔光板使用,以减缓部分过曝及曝光不足的情况。如果在室内拍摄用到闪光灯的话,亦可搭配柔光罩使用,让光线变得柔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商务合作

客服热线:025-8324-778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5-2016  无锡市易建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江苏摄影门户  技术支持:易建联网   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0714号  ( 苏ICP备1102558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